十年前,一家中國公司在這裡買下了首個開採項目股權。
這樣的巨艦通常在海上,現在卻是在造船廠裡的陸地上,這個畫面讓我印象很深,所以想要去拍攝。Q:本片匯集錄像、考古、音樂三塊領域,合作緣起與創作過程? 許家維:2018年,我開始聯絡考古學家,寄了一些email都沒有回音。
我覺得這裡好像壓縮了一段時空在裡面,就開始對和平島造船廠很感興趣。過去的哲學是以人為主體的思考,好像沒有著墨我們跟環境、跟其他物種的關係。採訪:黃以誠、林淵智、陳以庭 整理、撰文:務璿、陳怡樺、陳以庭 攝影:林淵智 「就因為教堂遺跡上方一直都是停車場,所有東西都完好如初地埋在下面。比如說,發現一個陶片,作曲家就用數位技術去還原當我們敲擊它時,會產生什麼聲音?假如這個聖堂還存在,當我站在裡面,我會聽到什麼樣的回聲?這個音場是什麼樣子?這些在今天可以透過聲音技術,用數位模擬的方式去重新處理,也變成表演裡一些聲音的元素。我覺得自己過去某些創作背景跟他很有關,他對聲音的想法也與我相投,我就去找他合作。
Q:導演長期關注和平島一帶歷史的契機? 許家維:最初源於《和平島故事》,這是我2008年當完兵一個自主的短片創作。本次採訪順著影片結構,許家維導演帶大家從基隆和平島深埋地下多年的聖堂遺址出發,看見似有若無的歷史脈絡、跨場域與跨領域的連結及聲音的想像,最終折返回航,獲取一套重新看世界之道。館方30日晚在臉書Facebook聲明表示,完全無涉情色的「春色無邊」源自台陽成立宗旨,期望集結眾人心力,進一步普及美術思想,在秋季舉行的官辦美展之外,匯聚民間力量,以台陽展「妝點台灣的春天」。
Photo Credit: 中央社 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2021年12月在北師美術館展出。只是看板是在學校圍牆外,不在管轄範圍,學校只能蒐集家長意見並代為向館方反映。新北市三峽區李梅樹紀念館舉辦「春色無邊」展,以畫家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作為主視覺。他說,為避免相關單位的電話被打爆,館方一定會趕在5月4日前完成畫作覆蓋,初步規劃,將會在看板畫作覆蓋後增設QR code,供民眾掃瞄,以了解整個策展始末及宗旨。
擔心有些學生在欠缺家庭教育輔佐下,可能受看板內容影響,因此,老師們也都很注意孩子們是否有不當偏差行為或認知言語。李梅樹紀念館舉辦「春色無邊」展,畫家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主視覺戶外看板,位於安溪國小側門家長接送區對面,引來不少家長抗議,館方也決定4日前以覆蓋畫作方式平息爭議。
不是刻意選裸女畫搭配「春色無邊」主題,是這作品具備的代表性及象徵台陽畫家們堅持藝術自主時代精神。李梅樹基金會執行長李景文1日接受《中央社》記者採訪表示,目前看板仍未處理,館方仍在思考後續處理方式,但他強調,館方不是要將看板撤除,而是以覆蓋方式將看板上畫作覆蓋,以平息爭議。館方表示,展覽主題是策展之初就先擬訂,不是先選好主視覺畫作再設定展覽,何況《橫臥裸婦》遲至展前約1個月才確定可借展。謝佩霓接受《中央社》記者電話訪問表示,每次遇到這樣的事,衛道人士就會出來呼籲尊重多元價值以及不一樣的審美標準,卻不願正視藝術家為作品加上的框架,以及這樣創作的理由,甚至整體展出的脈絡都視而不見。
她也坦承有些家長會責怪學校未幫小孩把關,學校週一就和老師開會討論並積極處理此事件。只是展覽主題,不能說要求家長們提升藝術層級來看待,但文字上又讓人想入非非,徒增社區居民不好的觀感。謝佩霓說,李石樵有他的專業倫理,會顧及周邊的人的觀感,而非單純呈現情慾,「這就是藝術家的專業」。她表示,看板就在家長接送區的對面,家長因接送小孩而需駐足的時間較長,也因此,家長情緒的醞釀上比較強。
(圖取自facebook.com/limeishu.org) 李梅樹紀念館李石樵裸婦看板惹議,規劃覆蓋畫作增設說明 (中央社)新北市三峽區李梅樹紀念館「春色無邊」展,畫家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主視覺戶外看板引起抗議,館方決定4日前以覆蓋看板畫作方式平息爭議,並增添QR code供掃瞄了解始末。媒體報導,適逢台陽美術協會成立90週年,李梅樹紀念館以「春色無邊-初代台陽人的春日和鳴」為主題策展,但以《橫臥裸婦》設計的戶外看板屢遭抗議。
她表示,學校在教育與輔導上是有責無旁貸的責任,周邊環境及生活中議題,也都可以融入課程中。他表示,台陽美展在春天舉辦,因此,用春色無邊的活動主題來凸顯不受限制的訴求,爭取過去沒有的自由創作空間,沒想到卻讓抗議電話湧進贊助及輔導單位,還找來民代施壓。
(中央社檔案照片) 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掀波,學者:不要看到裸體就抹黃 (中央社)已故畫家李石樵《橫臥裸婦》掀風波,展覽海報遭抗議而撤除。如果是放在公有機構或公共空間,要考慮的層面就會比較多藝術是主觀的,孩子對此呈現方式表達不喜歡態度,這也是可以理解的。李梅樹紀念館舉辦「春色無邊」展,畫家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主視覺戶外看板,位於安溪國小側門家長接送區對面,引來不少家長抗議,館方也決定4日前以覆蓋畫作方式平息爭議。謝佩霓強調,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超過88年,已經進入公版權領域,且早已成為台灣歷史一部分,「如果連這樣代表性的藝術家都要被質疑,我們還要談什麼創造性?」 此外謝佩霓認為,展出的作品是放在公共領域還是私人機構也有差別,如果1日展出的場域是在美術館、畫廊等藝術場域,甚至是在同一個同心圓裡,它是可被接受的。(中央社檔案照片) 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掀波,學者:不要看到裸體就抹黃 (中央社)已故畫家李石樵《橫臥裸婦》掀風波,展覽海報遭抗議而撤除。
安溪國小表示,部分家長反應激烈,已代為反映意見,和館方配合的教學活動也正常進行。新北市三峽區李梅樹紀念館舉辦「春色無邊」展,以畫家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作為主視覺。
媒體報導,適逢台陽美術協會成立90週年,李梅樹紀念館以「春色無邊-初代台陽人的春日和鳴」為主題策展,但以《橫臥裸婦》設計的戶外看板屢遭抗議。謝佩霓說,李石樵有他的專業倫理,會顧及周邊的人的觀感,而非單純呈現情慾,「這就是藝術家的專業」。
只是展覽主題,不能說要求家長們提升藝術層級來看待,但文字上又讓人想入非非,徒增社區居民不好的觀感。謝佩霓表示,判準就在於「它是不是色情」,以及「創作者是不是專業人士」。
李梅樹基金會執行長李景文1日接受《中央社》記者採訪表示,目前看板仍未處理,館方仍在思考後續處理方式,但他強調,館方不是要將看板撤除,而是以覆蓋方式將看板上畫作覆蓋,以平息爭議。陳淨怡表示,校方對此事採持平的立場,包括這幅《橫臥裸婦》畫作,美展中所有作品都具有近代美術史上相當重要的脈絡,都是非常值得來看的作品。他說,為避免相關單位的電話被打爆,館方一定會趕在5月4日前完成畫作覆蓋,初步規劃,將會在看板畫作覆蓋後增設QR code,供民眾掃瞄,以了解整個策展始末及宗旨。謝佩霓表示,就像法律上要問動機純不純正,《橫臥裸婦》就是為了藝術而創作,它沒有挑逗情慾及傷風敗俗的「犯意」,完全沒有不良動機,「對公眾利益而言,我覺得是完全沒有爭議的」。
她表示,學校在教育與輔導上是有責無旁貸的責任,周邊環境及生活中議題,也都可以融入課程中。Photo Credit: 中央社 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2021年12月在北師美術館展出。
她表示,看板就在家長接送區的對面,家長因接送小孩而需駐足的時間較長,也因此,家長情緒的醞釀上比較強。她也坦承有些家長會責怪學校未幫小孩把關,學校週一就和老師開會討論並積極處理此事件。
藝術學者謝佩霓表示,李石樵的人跟作品已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,是色情還是藝術很好判別,不應只看到裸體就抹黃,盼各界都能回歸專業。只是看板是在學校圍牆外,不在管轄範圍,學校只能蒐集家長意見並代為向館方反映。
館方30日晚在臉書Facebook聲明表示,完全無涉情色的「春色無邊」源自台陽成立宗旨,期望集結眾人心力,進一步普及美術思想,在秋季舉行的官辦美展之外,匯聚民間力量,以台陽展「妝點台灣的春天」。(圖取自facebook.com/limeishu.org) 李梅樹紀念館李石樵裸婦看板惹議,規劃覆蓋畫作增設說明 (中央社)新北市三峽區李梅樹紀念館「春色無邊」展,畫家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主視覺戶外看板引起抗議,館方決定4日前以覆蓋看板畫作方式平息爭議,並增添QR code供掃瞄了解始末。他表示,台陽美展在春天舉辦,因此,用春色無邊的活動主題來凸顯不受限制的訴求,爭取過去沒有的自由創作空間,沒想到卻讓抗議電話湧進贊助及輔導單位,還找來民代施壓。不是刻意選裸女畫搭配「春色無邊」主題,是這作品具備的代表性及象徵台陽畫家們堅持藝術自主時代精神。
謝佩霓接受《中央社》記者電話訪問表示,每次遇到這樣的事,衛道人士就會出來呼籲尊重多元價值以及不一樣的審美標準,卻不願正視藝術家為作品加上的框架,以及這樣創作的理由,甚至整體展出的脈絡都視而不見。春色無邊展看板引爭議,新北安溪國小反映後將覆蓋 (中央社)新北市李梅樹紀念館舉辦「春色無邊」展,戶外看板因畫家李石樵作品《橫臥裸婦》引爭議。
她強調,雖然看板仍未移除,校方的作息和上下學的動線不會因此有特別改變,畢竟藝術上呈現方式,有人覺得美,可能有些人就是不喜歡,因此,若學生不喜歡,老師已提點學生們經過看板時就快步走開,因為,這也是展現學生對此事的處理態度與方式。館方表示,展覽主題是策展之初就先擬訂,不是先選好主視覺畫作再設定展覽,何況《橫臥裸婦》遲至展前約1個月才確定可借展。
如果是放在公有機構或公共空間,要考慮的層面就會比較多。擔心有些學生在欠缺家庭教育輔佐下,可能受看板內容影響,因此,老師們也都很注意孩子們是否有不當偏差行為或認知言語